当前位置: 主页 > 养花常识

赞美荷花的千古名句_赞美荷花的千古名句诗词

  • 养花常识
  • 2024-02-28
  • 佚名
赞美荷花的千古名句_赞美荷花的千古名句诗词

       感谢大家参与这个关于赞美荷花的千古名句的问题集合。作为一个对此领域有一定了解的人,我将以客观和全面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1.什么映日荷花别样红

2.赞颂花的品德古诗文名句是什么

3.关于屈原荷花的诗句

4.关于荷花的诗句及赏析

5.荷花是什么样的品格

6.接叶连天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什么意思

赞美荷花的千古名句_赞美荷花的千古名句诗词

什么映日荷花别样红

       什么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二》。诗文如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二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注释

       1

       毕竟:到底。

       2

       六月中:六月中旬。

       3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4

       同:相同。

       5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6

       无穷:无边无际。

       7

       碧:碧绿。

       8

       映日:指阳光。映照着日光。

       9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西湖六月美丽的景色,借对美景的赞美抒发对友人的眷恋之情。诗的前两句点出西湖六月风光与其他时节不同,后两句着力描绘西湖中的荷叶和荷花,以荷叶的碧绿反衬荷花的红写得十分传神,是赞颂西湖的千古名句。

       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从艺术上来说,除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映日荷花别样红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思是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鲜艳娇红。

       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中的第二首。

       原文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意思是:六月里的西子湖啊,到底特殊,秀丽的风光和其他时节迥然不同。碧绿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尽,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鲜艳娇红。

       诗的前二句具体描绘这使他为之倾倒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

       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杨万里是他的上级兼好友。此时林子方赴福州任职,杨万里清晨从杭州西湖附近的净慈寺送别送林子方,经过西湖边时写下这组诗。

       名家点评:

       1、清代诗人恒仁《月山诗话》:“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此杨诚斋《晚出净慈送林子方》诗。亦犹东坡《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之意。坊刻《千家诗》误以为东坡作。二如亭《群芳谱》亦沿其谬。

       2、扬州大学教授顾农《千家诗注评》:西湖盛夏时无边无际的荷叶荷花壮丽之至,给人的视觉以很强的冲击;此诗以“毕竟”二字领起,一开始就有惊叹不置的意思。杨万里的诗总是给读者一种别出心裁、新鲜泼辣之感。这也是有冲击力的。

       扩展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

       别样荷花映日红上一句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上一句是接天莲叶无穷碧。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

       全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翻译:六月里的西子湖啊,到底特殊,秀丽的风光和其他时节迥然不同。碧绿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尽,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鲜艳娇红。

       

扩展资料:

       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

       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

       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全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全诗如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原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注释

       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毕竟:到底。

       六月中:六月中旬。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同:相同。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映日:指阳光。映照着日光。。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词》《小池》《初入淮河四绝句》等。其词清新自然,如其诗。赋有《浯溪赋》《海鱿赋》等。今存诗4200余首。

赞颂花的品德古诗文名句是什么

       1. 关于荷花诗句的行草书法

        关于荷花诗句的行草书法 1.荷花二字的行书写法

        行书写法如下:

        释义:

        1. [lotus]

        2. 多年生草本,生于水中,叶圆大,花红或白,种子称莲,地下茎为藕

        3. 莲的花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荷花之异馥。--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注音:hé huā

        荷花(Lotus flower)属山龙眼目,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

        造句:

        1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 荷花凋谢了,花瓣像小船一样轻轻地漂浮在水面上。

        3 公园里的荷花,有的绽开了笑脸,有的含苞欲放,美丽极了。

        4 泥土不能玷污荷花的洁白和芬芳。

        5 她看着舒展的荷叶,闻着荷花的清香,心里也舒展了。

        6 在碧波无际的水面上盛开着鲜艳的荷花。

        7 盛夏时节,池塘里的荷花开放了,一派娇艳美好的景象。

        8 星星点点的荷花点缀在荷叶中间。

        9 池塘里的荷花渐渐地凋零了。

        10 姐妹俩并肩站在那里,丰姿绰约,像两朵盛开的荷花。也作“丰神绰约”。

        11 小池里那美丽的荷花,像亭亭玉立的公主;像可爱的小女孩;像一个正在微笑的姑娘。

        2.有关荷花的对联的书法

        有关赞美荷花的对联举例介绍如下:

        上联:乐土薰风,荷香十里桂湖美

        下联:明珠沐露,月影千秋天府新

        上联:粉面朱唇,林下美人山下士

        下联:霞衣翠扇,花中君子水中仙

        上联:花冠饰可人,清波玉立

        下联:树干堆叠土,淡雾香飘

        上联:屈子诗,茂叔文,红莲一朵千秋艳

        下联:弢庵画,狂客句,翠柳三丛两岸青

        上联:荷风送爽,荷香醉客,荷露沁心,荷月含情,香城六月花开好

        下联:柳浪迎新,柳色惊人,柳烟迷眼,柳帘幻梦,色调三春叶透娇

        3.关于荷花的诗句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 南朝,梁

        沈 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 南朝梁

        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夏歌 南朝,梁

        萧 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咏荷诗

        江 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 隋

        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 隋

        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秋池一株莲 隋

        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古风 (其二十六) 唐

        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 南朝梁

        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 唐

        李 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子夜吴歌(其二) 唐

        李 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咏江南可采莲 南朝梁

        刘 缓

        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

        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

        楫小宜回径,船轻好入丛.

        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

        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

        赋得涉江采芙蓉 南朝陈

        祖孙登

        浮照满川涨,芙蓉承落光.

        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

        桂舟轼不定,菱歌引更长.

        采采嗟离别,无暇缉为裳.

        越 女 唐

        王昌龄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东林寺白莲 唐

        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惭尘垢眼,风此琼瑶英.

        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

        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颗子,寄回长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京兆府栽莲 唐

        白居易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下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4.荷花的诗句,要诗句中前两个字是荷花的

        咏荷名句

        1.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2.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曲》3.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石壁精舍还湖中作》4.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西洲曲》5.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紫菱洲歌》6.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折荷有赠》7.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子夜吴歌·夏歌》8. 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东林寺》9.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京兆府栽莲》10.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晚泊江镇》11.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山居即事》12. 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临湖亭》13.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14.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15.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为农》16.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狂夫》17.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18. 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湖上寓居》19.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0.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鹧鸪天·赏荷》21.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阮郎归·初夏》22.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5.描写荷花的诗句

        荷花诗句

        如《诗·郑风》:

        山有扶苏,荫有荷华.

        《诗·陈风》:

        彼泽之破,有蒲与荷.

        曹植《芙蓉赋》:

        览百卉之英茂,

        无斯华之独灵,

        结修根于重壤,

        泛清流而灈茎.

        苏辙《菌萏轩》诗:

        开花浊水中,

        抱性一何洁!

        朱槛月明中,

        清香为谁发

        周敦颐《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 南来时,杭州西湖之荷花,最负盛名.文学家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关于屈原荷花的诗句

       梅花:零落成泥碾成尘,只有香如故.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菊花诗

       忆菊 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访菊 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种菊 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对菊 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供菊 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红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咏菊 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画菊 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问菊 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簪菊 蕉下客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影 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菊梦 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残菊 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馀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墨梅 王冕 元朝 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关于荷花的诗句及赏析

       1.屈原荷花的诗句

        荷花

        宋伯仁(宋代)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

        大意是:

        绿叶如盖,姿态婀娜。或湖水,或浅滩,亭亭而立,雨过后,愈加清丽。

        慢慢地浮出一点红色,那是荷花的骨朵,渐渐绽放开来,鲜香随着清风飘遥传播而去。

        正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与圣洁啊!所以说,有人爱这莲花,与我的心境也是相同的。

        注:

        1,濂溪,有解释为:水名,在中国湖南省。此处应该不是这个意思。濂溪,是周敦颐的号。周敦颐有《爱莲说》,作者是想借用周的典故,突出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吧。

2.屈原荷花的诗句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大意是:绿叶如盖,姿态婀娜。

        或湖水,或浅滩,亭亭而立,雨过后,愈加清丽。慢慢地浮出一点红色,那是荷花的骨朵,渐渐绽放开来,鲜香随着清风飘遥传播而去。

        正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与圣洁啊!所以说,有人爱这莲花,与我的心境也是相同的。注:1,濂溪,有解释为:水名,在中国湖南省。

        此处应该不是这个意思。濂溪,是周敦颐的号。

        周敦颐有《爱莲说》,作者是想借用周的典故,突出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吧。

3.关于 荷花的诗句

        1、《诗经. 国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自译诗意: 山上小树纵横,沼泽荷花开盛。

        未见美男子都,却遇轻薄狂人。 2、《诗经. 国风》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自译诗意: 在那沼泽水边,蒲草荷花并茂。 那里有一美男,我将如何撒娇。

        长夜耿耿无眠,眼泪鼻涕双抛。 《诗经》中已有荷花出现。

        虽是借景,亦为历代荷花诗词滥觞。故选入。

        3、《离骚》(节选) 先秦.屈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自译诗意: 剪裁绿荷做时装,缝纫白莲制衣裳。 君非知臣此中意,忠情如花有清芳。

        4、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5、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6、采莲曲 梁·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7、采莲曲梁 .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8、咏同心芙蓉诗隋 .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9、秋池一株莲隋.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10、曲池荷唐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1、乐府三首唐.孟郊 莲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 犹胜道傍柳,无事荡春风。

        渌萍与荷叶,同此一水中。 风吹荷叶在,渌萍西复东。

        莲花未开时,苦心终日卷。 春水徒荡漾,荷花未开展。

        12、渌水曲 唐·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13、折荷有赠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14、采莲曲 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15、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16、新荷唐.李群玉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 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17、北亭唐.李群玉 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 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

        18、采莲曲二首 唐·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9、采莲子唐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20、莲唐.温庭筠 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21、莲叶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22、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23、暮秋独游曲江唐.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24、赠荷花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25、《女冠子》唐.欧阳炯 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

        艳情多,绶带盘金缕,轻裙透碧罗。 含羞眉乍敛,微语笑相和。

        不会频偷眼,意如何? 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发。 照前池,摇曳熏香夜,婵娟对镜时。

        蕊中千点泪,心里万条丝。 恰似轻盈女,好风姿。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

        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 昨夜夜凉凉似水,羡渠宛在水中央。

        赞同3| 评论 2012-6-12 20:43 Dear红木2 | 一级 赠荷花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 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 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 翠减红衰愁杀人。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莲叶 唐。

        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 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溪人不折, 雨中留得盖鸳鸯。

        白莲 唐。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欺, 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

4.屈原在《离骚》中用荷叶和莲花作比,表现自己美好情操的名句是

        屈原在《离骚》中用荷叶和莲花作比,表现自己美好情操的名句是: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在千古第一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离骚》中有这样的诗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诗人为了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要穿上用莲花做成的香气馥郁的衣服。

        在这里,莲花这一形象,不仅象征着诗人高洁的品质和美好的修养,而且表现了诗人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以及《离骚》这首不朽杰作的浪漫主义特色。我在一块大青石上坐下。

        凝神思索,古人许多咏荷的诗句纷至沓来……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曾幻想“集芙蓉以为裳”。魏晋时曹植以荷花的美形容过他理想中的洛神:“迫而繁之,灼若芙蓉出绿波。”

        白居易则描绘了荷花不枝不蔓,不容亵玩的品格:“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另外,不少诗人或取其清新,或取其艳丽,写过许多秀丽如画的佳句。

5.描写荷花的诗句

        荷花诗句

        如《诗·郑风》:

        山有扶苏,荫有荷华.

        《诗·陈风》:

        彼泽之破,有蒲与荷.

        曹植《芙蓉赋》:

        览百卉之英茂,

        无斯华之独灵,

        结修根于重壤,

        泛清流而灈茎.

        苏辙《菌萏轩》诗:

        开花浊水中,

        抱性一何洁!

        朱槛月明中,

        清香为谁发

        周敦颐《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 南来时,杭州西湖之荷花,最负盛名.文学家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6.描写莲花的诗句

        1、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温庭筠 《莲花》;

        2、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郭震《莲花》;

        3、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 ——刘商《咏双开莲花》;

        4、今逢石上生,本自波中有。红艳秋风里,谁怜众芳后。 ——司空曙 《石莲花》;

        5、倚风无力减香时,涵露如啼卧翠池。 金谷楼前马嵬下,世间殊色一般悲。 不耐高风怕冷烟,瘦红欹委倒青莲。 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崔橹《残莲花》;

        6、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满目荷花千万顷, 红碧相杂敷清流。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李璟 《游后湖赏莲花》;

        7、欹红婑媠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 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

        ——皮日休《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

        8、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夜风。

        8、

7.荷花的诗句及出处

        自古赞美荷花的诗句集锦

        1、《诗经. 国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自译诗意:

        山上小树纵横,沼泽荷花开盛。

        未见美男子都,却遇轻薄狂人。

        2、《诗经. 国风》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自译诗意:

        在那沼泽水边,蒲草荷花并茂。

        那里有一美男,我将如何撒娇。

        长夜耿耿无眠,眼泪鼻涕双抛。

        《诗经》中已有荷花出现。虽是借景,亦为历代荷花诗词滥觞。故选入。

        3、《离骚》(节选) 先秦.屈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自译诗意:

        剪裁绿荷做时装,缝纫白莲制衣裳。

        君非知臣此中意,忠情如花有清芳。

        4、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5、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荷花是什么样的品格

       1. 关于荷花的诗句赏析出处

        关于荷花的诗句赏析出处 1.关于荷花诗句的赏析

        荷花的文化内涵 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

        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秆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莲,恋,谐音,有留恋之意)的传统。 荷花的象征意义:荷花象征君子、洁净无染(高洁);象征友谊和使者;象征吉祥如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0363831意。

        荷花又称“花中仙子”、清纯高洁。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代表吉祥如意的寓意,佛教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荷花作为吉祥的象征。

        荷花象征清白。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

        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荷花的花语:清白、坚贞、纯洁 梅:处士(孤傲坚贞) 荷:君子(洁净无染) 菊:隐士(淡泊无争) 松:斗士(坚韧不屈)中国古代的文学家认为荷花圣洁高雅,所以在古代诗词歌赋,经常会有歌颂荷花的篇章。

        比如曹植在《芙蓉赋》中说“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周敦颐的《爱莲说》写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对荷花最出名的赞誉。荷花的别称 出于对荷花的喜爱,文人给荷花取了很多不同的名字:莲花、芙蕖、水芝、芙蓉、水华、水芙、水旦、水芙蓉、泽芝、玉环、草芙蓉、六月春、中国莲等。

        依照外形,起名荷花,取“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本草纲目》)之意;另外还有,“未发为菡萏(hàn dàn),已发为芙蓉”(《说文解字》)。依照亲水的生长习性,取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等。

        依照圣洁高雅的气质,取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荷花的茎一般称为藕,但也有玉节、玉玲珑、玉臂龙等名称。

        荷花的果实莲子又称玉蛹、湖目。关于荷花的诗词赏析青阳渡(乐府诗)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采莲曲 (南朝乐府诗)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度,莲多采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赏析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

        此诗的起首二句中,用了两个“晚”字,强调了一种特定时间背景:笼罩着软和恬静夕阳余辉的傍晚——一个最能引起人的情思,让人沉浸的时刻。“风起”二句转入采莲的描写,从“难度”中透露出采莲女柔弱纤细的形象。

        “棹动”二名描绘的采莲场面只有两笔写实的白描:采莲的小船在荷丛中穿过,桨儿不时碰落盛开的莲花,一瓣瓣地飞落湖中,惊起了安详地栖息着的只只白鹭,打破了它们的宁静世界。末二句借物写情,别有一种趣味:采莲人欲归了,可是荷丝缠绕着她的柔腕,菱角又牵拽着她的衣裙。

        拟人手法运用十分巧妙,全诗情韵顿生。江南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 、“ 正好”的意思。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江南》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甜蜜。

        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采莲曲》(唐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赏析 作者为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因擅长写七言绝句,因而被称为“七绝圣手”。

        这首诗与南朝乐府《采莲曲》中的少女的描写,手法不同,性格有异.手法的差别是南朝手法采用白描,王诗用映衬手法。性格差别是王诗更加精巧活泼。

        这首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

        2.荷花的诗句及出处

        自古赞美荷花的诗句集锦

        1、《诗经. 国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自译诗意:

        山上小树纵横,沼泽荷花开盛。

        未见美男子都,却遇轻薄狂人。

        2、《诗经. 国风》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自译诗意:

        在那沼泽水边,蒲草荷花并茂。

        那里有一美男,我将如何撒娇。

        长夜耿耿无眠,眼泪鼻涕双抛。

        《诗经》中已有荷花出现。虽是借景,亦为历代荷花诗词滥觞。故选入。

        3、《离骚》(节选) 先秦.屈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自译诗意:

        剪裁绿荷做时装,缝纫白莲制衣裳。

        君非知臣此中意,忠情如花有清芳。

        4、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5、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3.荷花的诗句与赏析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子夜吴歌 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人落花去,风此路蹰空断肠。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

        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无题·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怀友~徐玑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

        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浣溪沙·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南乡子·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

        4.荷花的诗句以及赏析

        描写荷花的诗句及赏析: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小池》

        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 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出自盛唐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

        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3.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出自南朝诗人民歌的《西洲曲》

        首句由“梅”而唤起女子对昔日与情人在西洲游乐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情人的思念。自此,纵然时空流转,然而思念却从未停歇。接下来是几幅场景的描写:西洲游乐,女子杏红的衣衫与乌黑的鬓发相映生辉、光彩照人;开门迎郎,满怀希望继而失望,心情跌宕;出门采莲,借采莲来表达对情人的爱慕与思念;登楼望郎,凭栏苦候,寄情南风与幽梦,盼望与情人相聚。这其中时空变化,心情也多变,时而焦虑,时而温情,时而甜蜜,时而惆怅,全篇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都流动缠绵。

        4.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5.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出自宋代诗人姜夔的《湖上寓居杂咏》

        花园的围墙曲曲折折,柳树在夜色中昏昏暗暗,若隐若现,人静山空,小窗内射出一盏孤灯的亮光。

        池塘里荷叶像云彩一样弥满并送来阵阵香气,一只小船摇曳着,乘着夜色驰向萧山方向。

        5.五首荷花的诗句及赏析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花 [清]曹寅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五律 荷 清·纳兰性德

        鱼戏叶田田,凫飞唱采莲。

        白裁肪玉瓣,红翦彩霞笺。

        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

        美人怜并蒂,常绣枕函边。

        秋荷 清·郑燮

        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

        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6.古诗荷花的诗句即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古诗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名句赏析——“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我们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7.关于荷花的诗句,要有出处、思想感情(10句以上) 谢谢啦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宋)

        寓意新生事物孕育着无限生机,前途不可限量。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赠刘景文》苏轼(宋)

        描写初冬时节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宋)

        写农历六月时西湖美景

        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柳永(宋)

        深秋胜景

        5、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乐府

        采莲季节的江南,莲叶茂盛的样子

        6、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周邦彦(宋)

        雨后初晴,荷叶迎风

        7、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长恨歌》白居易(唐)

        唐玄宗见荷花而思念杨贵妃

        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采莲曲》王昌龄(唐)

        采莲少女貌美如花,人与花相互交映

        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亿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李白

        比喻质朴纯真

        10、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古诗十九首》

        少女怀春,采摘花草寄托心事

        8.关于荷花(莲花)的古诗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①一色裁,

        芙蓉②向脸两边开。

        乱③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有《王昌龄集》。

        注释

        ①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②芙蓉:即荷花。③乱:混杂。“乱入”指采荷女子在荷花池中。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赏析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9.荷花的诗句及出处作者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杨万里《小池》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 白居易《池上》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 李白《妾薄命》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 李商隐《赠荷花》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 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 王昌龄《西宫秋怨》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 李白《古风·其十九》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 刘攽《雨后池上》

        一年滴尽莲花漏。 ——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 李白《采莲曲》

        10.荷花的诗句+解释+赏析

        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解释:

        人间世的花和叶都是不能相比的,花被供入金盆,叶却归于尘土.

        只有绿色的荷色衬着红色的荷花,不管是卷是舒都随性自然.

        这花和叶长久的互相映,等到翠色减少红色调凌时,真让人愁杀心肝.

        赏析:

        这也是一篇有深刻思想内容的诗。我国民间长期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李商隐的这首七言古诗,形象地表现了和这谚语相似的可贵思想。作者说,一般人总是重视花,不重视叶。花栽在金盆里,叶子却让它落地成为尘土。但荷花的红花绿叶,却配合得很好,它们长期互相照映,一直到绿叶减少,红花谢落,使人觉得很愁怅的时候。这样就写出了荷花荷叶的共同命运,而且写得很有感情。

接叶连天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什么意思

       一、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有花中君子的美誉。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品质高洁,素来被人们所钟爱,有花中君子的美誉。古往今来,墨客写过赞美荷花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

       还有脍炙人口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已有蜻蜓立上头”,无不给人无尽享受。北宋学者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把荷花高洁的品质书写得淋漓尽致。

       二、荷花还和佛教有着不解之缘,是佛教中的“圣花”。

       荷花还和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荷花就是佛的象征,是佛教中的“圣花”。当人们走进寺庙,抬头看见佛祖释迦牟尼的坐像,身穿通肩大衣,手作说法印,结跏趺坐在莲花台上,佛经说,这是释迦佛祖修道成佛后向信徒们讲经说佛的姿态。

       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也结跏趺坐在莲台上,双手仰掌足上,掌中托着一个莲台,似乎在指引众生往通西方佛国净土;以大慈大悲闻名的观音,更是身穿白衣,坐在白莲花上,一手持着一只净瓶,一手一朵白莲,仿佛在表露观音怀着的一颗的菩萨心,全力导引信徒脱离尘世,到达荷花盛开的佛国净土。

       三、荷花也被称为友谊之花。

       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此外,它在埃及也被称作代表和平的友谊之花。

扩展资料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

       荷花是水生植物,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种而定,大株形品种如古代莲、红千叶相对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过1.7米.中小株形只适于20-60厘米的水深。荷花对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时不灌水,水缸所栽荷叶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则荷叶边焦,花蕾回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

       1985年5月荷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是印度和越南的国花。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荷花

关于荷花的诗词有哪些?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出自宋朝时期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二)》。这首诗描写西湖六月美丽的景色,借对美景的赞美抒发对友人的眷恋之情。诗的前两句点出西湖六月风光与其他时节不同,后两句着力描绘西湖中的荷叶和荷花,以荷叶的碧绿反衬荷花的红写得十分传神,是赞颂西湖的千古名句。

       此诗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杨万里是他的上级兼好友。此时林子方赴福州任职,杨万里清晨从杭州西湖附近的净慈寺送别送林子方,经过西湖边时写下这首诗。

       关于荷花的诗词有这些:

       1、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宋代〕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译文

       焚烧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窃窃私语。初出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昨夜的雨滴,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微风吹过,荷叶一团团地舞动起来。

       想到那遥远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江南一带,却长久地客居长安。又到五月,不知家乡的朋友是否也在思念我?在梦中,我划着一叶小舟,又闯入那西湖的荷花塘中。

       2、子夜吴歌·夏歌

       李白 〔唐代〕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译文

       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荷花。

       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

       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3、曲池荷

       卢照邻 〔唐代〕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译文

       曲折的堤岸弥漫着荷花清幽的香气,圆圆的荷叶重重叠叠的覆盖在池塘上。

       常常担心萧瑟的秋风来得太早,让人来不及欣赏荷花就凋落了。

       4、浣溪沙·荷花

       苏轼 〔宋代〕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译文

       四面垂柳围绕着十里香荷。请问哪里莲花最多?画楼南畔,夕阳西落。

       天气乍一变凉,给人们带来了秋的寂寞。萧索的光阴,需用美酒打发、消磨。暂且来此花丛,细听吹笙唱歌。

       5、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译文

       荷花盛开后的西湖风光艳丽,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

       彩画游船驶进荷花深处,酒杯上也沾染了荷花的清香。傍晚下起了朦胧微雨,在一片笙歌中,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赞美荷花的千古名句”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