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多肉植物

菩提树图片_菩提树图片大全大图

  • 多肉植物
  • 2024-02-03
  • 佚名
菩提树图片_菩提树图片大全大图

       谢谢大家对菩提树图片问题集合的提问。作为一个对此领域感兴趣的人,我期待着和大家分享我的见解和解答各个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菩提树和菩提花是不是一种植物?

2.婆罗树什么样子?

3.菩提树属于哪儿的特产

4.菩提树有多少种

5.菩提树,是怎么来的,常听**上什么菩提不死之身,是怎么会事,有什么典故吗?

菩提树图片_菩提树图片大全大图

菩提树和菩提花是不是一种植物?

       不是一种植物。

       菩提树:

       (学名:Ficus religiosa L.)是榕族榕属的大乔木植物,幼时附生于其他树上,高达15-25米,叶革质,三角状卵形,基生叶脉三出,侧脉5-7对;叶柄纤细,榕果球形至扁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狭窄。花期3-4月,果期5-6月。

       菩提花:

       原产南非,喜温暖,稍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宜凉爽,忌积水,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好的酸性沙壤土.幼苗的土壤需排水好,在生长期内,夏季需凉爽干燥环境,烈日适当遮荫,适宜生长的温度27℃,冬季需温暖,充足阳光及稍高的空气湿度环境.冬季温度不得低于7℃.个别品种可耐0℃左右.

       菩提花花苞

       菩提花,灌木-具有粗壮的茎,叶片光泽,植株成熟时高约1米.起鲜花其实是一个花球,中央有许多花蕊,被巨大,色彩丰富的苞叶所包裹,花球的直径12厘米~30厘米间 不等.在一个生长季里,一株好的菩提花植株能开出6--10个花球,个别植株能在一个生长季里开出40个花球.花球苞叶的颜色从乳白到深红之间变化,但淡粉红色,稍带银色光泽的苞叶是最受欢迎和推崇的.

       菩提花以巨大的花朵,异常美丽的色彩和优雅的造型脱颖为世界名贵花卉,号称花中之王.菩提花是多年生,多花茎常绿灌木植物,植物生命期可达100年以上.枝叶茂盛,花朵大,苞叶和花瓣挺拔,色彩异常艳丽,观赏期长,适合于盆栽观赏,也是极好的切花和干花材料.菩提花 花球中的花蕊可以开放很长时间,这使得她在几个星期内都成为园林中一道耀眼的风景,作为鲜切花可以摆放很长时间,这正式菩提花被南非人认为{久开不败}的真正原因,也正因为如此,才受到广大花卉和插花爱好者喜爱和推崇.

婆罗树什么样子?

       桑科榕属植物,树干笔直,树皮为灰色。树冠为波状圆形,具有悬垂气根。国内分布于西南部、以及中南半岛。菩提树可用于寺院、街道、公园作行道树。菩提树也是台湾花莲的县树。还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市的市树。

       菩提树有许多别名:沙罗双树、阿摩洛珈、阿里多罗、印度菩提树、黄桷树、思维树、毕钵罗树、觉树,与佛教渊源颇深。菩提树的梵语原名为“阿摩洛珈”(Pippala),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才得名为菩提树(梵bodhivrksa),“菩提”(梵bodhi)意为“觉悟”。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菩提树在伤口处会分泌出乳汁,可提取硬性橡胶。花可以作为药材入药。其果实酸脆而微涩,回味甘甜,喜光喜温,最为奇特的是果实8—9月份成熟,却能在树上挂果保鲜到次年2—3月份,有祛疾除病,养生保健,益寿延年之神奇功效。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被佛教带到各地种植,但由于各地不同的地理气候和生长环境,在其他地区种植的菩提树经过千百年的生长变异,与原产印度的野生阿摩洛迦树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斯里兰卡沙罗双树、缅甸阿里多罗,中国黄桷树,有的能开花不结果,有的不开花能结果,大多数都不能开花结果,这些树都是印度原始阿摩洛迦树的变种,只有印度恒河流域热带原始丛林中的阿摩洛迦野生树种能开花结果。?

菩提树属于哪儿的特产

       婆罗树又称菩提树,在《梵书》中称为“觉树”,被虔诚的佛教徒视为圣树,万分敬仰。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佛)的。

       婆罗树属桑科常绿乔木。一般树高15米,直径2米。树皮黄白色,树干凹凸不平。树枝有气生根,下垂如须,侧枝多数向四周扩展,树冠圆形或倒卵形,枝叶扶疏,浓荫覆地。叶互生,三角状卵形;深绿色,有光泽,不沾灰尘,被看作圣树的象征。叶形美观,常用作诗画题材。花生于叶腋,不见真面目,称隐头花序。隐花果,扁平圆形,冬季成熟,紫黑色。

        婆罗树原产印度,因此通称印度菩提树,别名思维树。相传梁武帝天监元年(502 年),印度僧人智药三藏从西竺引种菩提树于广州光孝寺坛前。从此我国广东、云南均有菩提树生长。

       菩提树树干富有乳浆,可提取硬性橡胶;花可入药,有发汗解热之功。它适于寺院、街道、公园作行道树。

菩提树有多少种

       产品名称:菩提树产品产地:浙江台州天台山产品特性:树如柿,花亦大同,色白而光润。

       产品简介:菩提树,是天台山一种具有神话色彩的树。旧译荜钵罗树,也译成觉树、道树。未结蕊乃别抽一叶,长指半许,阔两指,乃结蕊于叶下,日则覆子以蔽秽,夜则捧子以承露。秋社后取子为珠,十百中必有一二如罗汉者谓佛头,他处所生则无之。今以此珠令人念佛,佛称为觉,所念既觉,念者亦觉不二。觉即大菩提树,称菩提宜矣。这就是佛教徒把菩提树作为行道树的原因所在。另据《佛学大辞典》载:菩提子有草、木两种,木本中国唯天台山有之,故称“天台山菩提”。这就显得格外珍贵。现在,天台县境内的国清寺、智者塔院,灵溪、东横、乌溪等地都还有这种古树。灵溪村有一株二百年古树,胸径53厘米,高15米。智者塔院的两株,一株胸径60厘米,高22米,另一株胸径44厘米,高25米。国清寺大彻堂前也有一株百年老树,胸径46厘米,高14米,冠幅8米。1991年大丰收,结籽达5万余颗,制成佛珠赠送香客。

       产品典故:据《天台山方外志》记载:相传谓西天焚僧游化于此,人得饭之,乃遗报此菩提树种。释迹牟尼就是在孽钵罗树下大彻大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故称菩提树。

       (暂无,欢迎提供。)

菩提树,是怎么来的,常听**上什么菩提不死之身,是怎么会事,有什么典故吗?

       问题一:菩提树的果实有几种? 百度一下

        问题二:菩提树的果实有几种? 没有菩提树。

        菩提是佛教词语,佛珠材质里的菩提是个泛指,包含了N多树木科的果实种子等等

        问题三:菩提树的种子是什么样的有么

        问题四:菩提树 菩提树和介绍

        别名:沙罗双树、阿里多罗、印度菩提树、黄桷树、思维树、毕钵罗树、觉树

        外文名称:Bo tree ;Pipal tree;Bo-tree fig

        科属:桑科,榕属

        海拨低限::400m

        海拨高限::630

        功效主治

        根: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用于风湿骨痛,感冒,扁桃体炎,眼结膜炎。

        叶:消肿止痛。外用治跌打肿痛。  基本介绍  菩提树为桑科榕属植物,树干笔直,树皮为灰色。树冠为波状圆形,具有悬垂气根。国内分布于西南部、以及中南半岛。菩提树可用于寺院、街道、公园作行道树。菩提树也是台湾花莲的县树。

        菩提树有许多别名:沙罗双树、阿里多罗、印度菩提树、黄桷树、思维树、毕钵罗树、觉树,与佛教渊源颇深。菩提树的梵语原名为“毕钵罗树”(Pippala),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才得名为菩提树(梵bodhivrksa),“菩提”(梵bodhi)意为“觉悟”。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菩提树在伤口处会分泌出乳汁,可提取硬性橡胶。花可以作为药材入药。

        生态特征  菩提树属桑科榕属常绿乔木,大乔木。高10-20米,全株平滑,树冠巨大,直径2-3米。树皮黄白色或灰色,皮平滑或微具纵棱,冠幅广展;树干凹凸不平。树枝有气生根,下垂如须,侧枝多数向四周扩展,树冠圆形或倒卵形,枝叶扶疏,浓荫覆地。单叶互生,心形或三角状阔卵形,具叶柄,全缘波状,革质,卵圆形或三角状心形,表面光滑,先端长尾状锐尖,延长成尾状,基部宽楔形至浅心形,侧脉8~10对。全缘或波状;深绿色,有光泽,不沾灰尘,被看作圣树的象征。叶形美观,常用作诗画题材。花生于叶腋,不见真面目,称隐头花序成对腋生。无总梗,扁球形。雌雄同株;雄花很少,生内壁近口部,无柄,花被片3,雄蕊1枚;雌花有梗或无梗,花被片3-4,花柱近顶生。瘿花多数,花被片4-5;子房有柄,花柱线形。隐花果,扁平圆形,冬季成熟,紫黑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果实:隐花果腋出双生,扁球形,表面散生多数紫色斑点,基部具有革质之苞片3 片。叶互生,滴水的叶尖乃该品种特征,是适应热带雨林而成,此树的根压大得惊人,在早上可以见到树叶分泌出水由叶尖滴下。  地理分布  国外分布于印度、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中国大陆主要分布于广东(沿海沿海岛屿)、广西、云南等地,多属栽培,但喜马雅山区,从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至不丹均有野生。  栽培方式  春季为扦插适期,选取去年生粗壮枝条扦插,扦插前插穗基部先浸水10分钟或利用发根剂处理,促进发根,整枝修剪可于冬季进行,维持树形美观。

        养殖方法:菩提树的养护方法于一般花木的养护方法基本相同,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土壤肥沃,透气良好,阳光充足。浇水要求见干见湿,一次性浇透。夏季两、三天干透再浇水;冬季可一周浇一次,盆栽两年换盆一次。土质可用原田土与腐叶土,松针土都可以。喜温暖多湿、阳光充足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以肥沃、疏松的微酸性沙壤土为好,冬季温度低于5℃时,无冻害现象,较耐寒。常用扦插繁殖。扦插以4-6月为宜,选取顶端嫩枝,长20厘米,留2-3片叶,下部叶片剪除,剪口要平,剪口常分泌白色乳汁,用温水洗去,稍晾干后扦插,插后30天能生根。

        栽培::盆栽幼苗放半阴处,株高30厘米时,可放室外栽培。幼苗每年春季换盆,补充新鲜肥沃土壤,改换大盆。成年植株每2-3年换盆1次。生长期每2周施肥1次。盛夏除正常浇水外,需多喷水,......>>

        问题五:菩提树有几种分部在什么地方,有种子成品吗 菩提树只有一只,学名就叫菩提树!!!而菩提子是不同植物的种子,唯独没一种菩提子是菩提树的种子

        问题六:菩提根有几种分别叫什么求 菩提根只有一种!也就是贝叶棕的种子!

        问题七:菩提树是什么样子

        问题八:谁能告诉我这上18种菩提分别叫什么! 十八子分别为:红菩提,千叶莲花,蝉宝,麻蝉,蜜瓜,沙腾,凤眼,半圆金线,大金丝,白玉牙,龙眼,太阳籽,球莲花,天意子,瓷金线,花菩提根,金莲子,龙珠等。 “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据佛经记载,用菩提子念佛,可获无量倍功德,因此,菩提子成为最广泛使用的法器之一。其中,显宗佛教弟子用星月菩提多一些,密宗佛教弟子用凤眼菩提多一些 菩提子其质地坚硬历久不变,越用越光泽,新珠色淡黄,使用久则色由浅变深,品质甚高。菩提子本身有多种,按其表面的斑纹及颜色不同而命名。 那么,菩提子有多少种?据统计,大约有30余种,人们经常选择其中的十八种做佛珠,即常说的:“十八子佛珠”,意为:十八罗汉。

        问题九:菩提树欣赏 静静地观想 道德规范旨督孔雀园脖

        问题十:菩提子的种类全解图多少钱 百度有很多呀 不用钱啊?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唐朝初年,禅宗六祖慧能写了这么一首关于菩提树的诗,流传甚广,所以后世许多人都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菩提树,其实是人们误解了他的本意,菩提树不仅存在,而且又名思维树,是一种桑科榕属常绿大乔木。慧能所写的“菩提本无树”这一诗句,大概是从佛家理论“四大皆空”里作了引伸而来的吧!

       “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在英语里,“菩提树”一词为peepul、Bo-Tree或Large-Tree等,均有宽宏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而在植物分类学中,菩提树的拉丁学名为Ficus religosa,有神圣宗教之意。

       菩提树似乎天生来就与佛教渊源颇深,据传说,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他年青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有一次在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所以,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

       岁月如水,两千多年过去了,佛祖当年“成道”的那棵菩提树经受了无数风风雨雨,有着神话般的经历,在佛教界被公认为“大彻大悟”的象征。我国浙江普陀山文物展览馆内至今陈列着四片菩提树叶,据说就是从这棵树上采摘下来的,所以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倍加珍惜。1954年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来华访问,带来一株从这棵树上取下的枝条培育成的小树苗,赠送给我国***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以示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周总理将这棵代表友谊的菩提树苗转交给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养护,植物园的领导和职工都十分重视,精心养护,使之生长茁状,枝叶茂盛。每当国内外高僧前来时,植物园的这棵菩提树就会被请出来,接受高僧们的顶礼朝拜。“文革” 动乱期间,植物园被冠以“封资修”、“花花草草”等罪名,建制撤销,人员流散,这棵菩提树也被迫离开植物园,流离失所。值得庆幸的是,有心人悄悄地把它藏起来,并用心管理,使之大难不死。十年浩劫之后,植物园的领导和职工四处寻找这棵菩提树,先后访问了几十个园林单位,几经周折,才最终把它找回来。目前,经过植物园职工的精心养护,这棵菩提树长势良好,枝繁叶茂,欣欣向荣,似乎象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永放光芒,中印两国人民友谊永存。

       据考证与考察,我国原来并没有菩提树,它最初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被引进的。据史籍记载,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僧人智药三藏大师从西竺国(印度)带回菩提树,并亲手种植于广州王园寺(后来该寺改名为光孝寺)。从那以后,我国才开始有了菩提树,并在南方各省区寺庙中广为传播。今天,广州海幛寺仍然还有3株300多年树龄的古菩提树呢!

       西双版纳傣族全民信奉小乘佛教,对菩提树十分敬重、虔诚,几乎每个村寨和寺庙的附近都栽种了许多菩提树。如果谁家人口不安宁,猪瘟鸡死,五谷欠收,也要在村寨和寺庙附近栽种一些菩提树,乞求佛祖的保佑。每到佛节,信男信女们就在大菩提树干上拴线,献贡品,顶礼膜拜。傣家人什么树都可以砍伐,但菩提树却是千万千万不能砍伐的,即使是菩提树的枯枝落叶也不能当柴烧,砍伐菩提树就是对佛的不敬,就是罪过。解放以前,傣族封建领主制定的法律里就有这么一条:“砍伐菩提树,子女罚作寺奴”。在傣家人的文学艺术里,菩提树则是神圣、吉祥和高尚的象征。在举行婚礼时,歌手总会唱道:“今天是菩提升天的日子”。在情歌里,少女们则会对心爱的男友唱道:“你是高大的菩提树”或“你象枝叶繁茂的菩提树”等。此外,在傣家人的谚语里,还有“不要抛弃父母,不要砍菩提树”这样的词句。

       走进西双版纳,菩提树随处可见,但其中有两株却特别值得一提。一株在景洪市勐龙镇曼达赫村,胸径近2米。人们通常所见的菩提树都是青枝绿叶,而这株菩提树则在生长青枝绿叶的同时,还会长出一种白色枝条,白如霜雪,毫无青绿之色,且每年都长,每次仅长出一至二枝,决不超额。据当地民间传说,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出游传教时,曾在这株菩提树下小憩,于是,此树感佛祖厚爱之恩,特长出白色枝条作为回报。当地傣族群众视此树为“神树”,在其四周砌起砖墙进行保护。每年此树长出白色枝条时,膜拜者、参观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另一株在景洪市郊曼厅公园的旁边,树干十分粗大,要5个成年人张开双臂才能合围,据说其树龄已有800多年,但长势依然旺盛,枝叶成荫。据说,此树与泰国的一株同龄菩提树是“兄弟树”,系当时中泰两国两位身居王位的挚友互植。这两位挚友原来都是有志的平民,经过艰苦努力,奋发拼搏,分别在泰国和西双版纳获得王位,那位泰王前来西双版纳亲手种下这株菩提树,西双版纳王也远赴泰国种下一株菩提树。他们共同的愿望是让两株菩提树同生共长,中泰两国人民永远和平共处,友谊长存。至今,西双版纳的傣族群众仍然十分爱护这株菩提树。

       菩提树不仅身世丰富,且实际用途十分广泛。它树干粗壮雄伟,树冠亭亭如盖,既可做行道树,又可供观赏;叶片心型,前端细长似尾,在植物学上被称作“滴水叶尖”,非常漂亮,如将其长期浸于寒泉,洗去叶肉,则可得到清晰透明、薄如轻纱的网状叶脉,名曰“菩提纱”,制成书签,可防虫蛀;枝杆富含白色乳汁,取出后可制硬性树胶;用树皮汁液漱口可治牙痛;花入药有发汗解热、镇痛之效;枝干上会长出气生根,形成“独树成林”景观;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的某些地方,人们将其气生根砍下来,作为大象的饲料。

       菩提树,在古代的印度,叫毕婆罗树,是印度一种极普通的树,普通得犹如我们的杨、柳、桐、槐。当年,年轻的悉达多王子在结束了六年的苦行之后,就坐在一棵普通的毕婆罗树下悟道成佛,终于成为一代伟大的教主,成为释迦族的圣人,被后世尊为释迦牟尼。人们为了感念佛祖证悟人生真理的不朽功德,把他悟道时给予他遮护的毕婆罗树,称为菩提树,也就是觉悟之树。

       其实,山川草木,皆有佛性,真理就隐含在普通的自然事物中。“菩提”不“菩提”,不在于树,更不在于什么树,而在于你自己有没有一颗菩提之心。若菩提心在,岂不树树皆菩提之树!反之,若只迷信于外在的物相,纵然是坐于菩提树下,也是无用的。

       好了,今天关于“菩提树图片”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菩提树图片”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